腿部無力、爬樓梯氣喘吁吁,常常歸咎於年齡增長,認為是自然衰老的表現。但實際上,這可能與肌肉減少症(Sarcopenia)有關,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量和功能下降的疾病。許多人誤以為老年人肌肉萎縮是不可避免的,殊不知,在華人飲食文化中,就隱藏著一個對抗肌少症的秘密武器。
多年來,牛肉、牛奶等動物蛋白一直被認為是蛋白質補充的優質來源。然而,一項項研究顯示,東方人體質與西方人有所不同,對動物蛋白的吸收利用率較低。而華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——麵筋,卻可能成為對抗肌少症的更有效策略。
麵筋,也叫小麥蛋白,是小麥粉中分離出來的部分蛋白質。它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彈性,常用於製作各種中式點心。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,麵筋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驚人,甚至超越了牛肉和牛奶!每100克麵筋,含有大約70-80克蛋白質,而相同重量的牛肉和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通常在50-60克左右。
更重要的是,麵筋富含必需胺基酸,且與東方人體質相適應,吸收率較高。研究表明,規律食用麵筋可以有效促進肌肉合成,增加肌肉量,從而改善腿部力量,提升身體機能,延緩衰老。
許多研究也證實了麵筋對老年人健康益處:
當然,需要注意的是,對小麥過敏的人不宜食用麵筋。對於沒有過敏史的人,可以將麵筋融入日常飲食中,例如製作滷麵筋、油炸麵筋、或者直接加入湯或菜肴中。
與其盲目追捧昂貴的進口蛋白產品,不如發掘自身文化中的寶藏食材。 將華人最熟悉的「家常麵筋」納入健康飲食計劃,或許就是逆轉肌少症,延緩衰老,擁有健康活力黃金年華的關鍵所在。